9月12日,“光年织影”为主题的SS2026北京时装周时尚影像盛典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举办。
本次活动由北京时装周组委会、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三方共同发起,作为SS2026北京时装周时尚影像系列活动内容之一,盛典活动同国际影像展于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同期落地呈现,同时颁布年度影像大赛获奖名单。
北京时尚控股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工会主席尹晓燕,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方增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向云驹,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副院长罗军,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祁雪晶,北京时装周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文君,北京时代安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毅等相关行业协会、高校代表、国内外创作团队、获奖项目代表、设计师及时尚行业代表等百余人出席盛典。
北京时尚控股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工会主席尹晓燕致辞
尹晓燕在致辞中指出,时尚与影像是当代最具活力的两种表达语言。“光年织影”寓意着用光影编织时尚的未来图景,既是对北京时装周十年历程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她指出,本次活动不仅创新了艺术表达形式,更推动了一个产业生态的演进。青年创作者们借助数字技术重新诠释传统美学,使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时尚表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风貌。此次活动不仅拓宽了时尚影像的边界,也为文化传承与创新开辟了新的思路。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方增泉发言
方增泉发言表示,北京时装周十年耕耘,它不仅是展示中国设计力量的舞台,更是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桥梁。立足北京“全国文化中心”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双定位,北京时装周,深度融合文化底蕴与时尚表达,本次北京时装周时尚影像系列活动以影像为纽带,探索非遗数字化、时尚科技融合与国际文化传播的新路径,致力于打造服务首都文化数字化战略的产学研标杆。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向云驹发言
向云驹强调,学院将与北京时装周及行业生态伙伴一道,共享平台、共建机制,推动优秀影像的展映转化与产业链接,促进“校园—产业—城市”的循环赋能。面向未来,拓展多语种、多平台的国际发行网络,加强与全球高校、节展与媒体的协同,把更多有关中国审美、中国工艺、中国生活的动人影像推向国际公共叙事的中心舞台。
盛典活动同时邀请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副院长罗军,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祁雪晶就“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及“中国VR/AR创作大赛”进行专题推介分享。
在本次盛典活动中,重磅公布了时尚影像大赛的获奖作品名单。自启动征集以来,大赛共收到来自海内外的百余部参赛作品,最终有29部优秀作品脱颖而出。这些获奖作品也于同期在北京时装周国际影像展中落地展映。
SS2026北京时装周时尚影像系列活动不仅是一场光影艺术的璀璨盛宴,更是一次贯通时空的时尚文化对话。它以影像为媒介,全方位展现北京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与时尚之城的创新活力与文化底蕴,借助科技赋能与跨界融合,为时尚影像的未来创作与传播开启无限可能。推动中国时尚产业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